修订后的《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20950-2020)提出了更高的排放要求,很多地方提出了达到120mg/m3以下的排放标准。传统的机械制冷冷凝工艺冷凝温度最低到-50-70℃,无法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。如要获得更低的冷凝温度★◆★■◆■,必须使用液氮冷凝,国外Linde ★★★◆、AP等都有使用液氮深冷的油气回收技术★■◆◆。“液氮深冷有机溶剂回收技术■◆■■★”列入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艺联合会发布的《石化绿色低碳工艺名录》(2021版)◆◆,充分体现了该技术在■■◆■★★“双碳”目标的背景下将大有可为。焚烧法虽然能够满足毫克级的排放标准,但在■■■“双碳”目标下,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,而且防火间距巨大,限制了其应用。液氮深冷有机溶剂回收设施响应了国家环保治理政策的要求。
2025年《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》鼓励类技术案例 空调工件表面真空除油及回收利用技术
凡本站注明“来源:环保在线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★■◆,并注明★◆★★■“来源■◆★★■◆:环保在线■■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■★◆◆,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025年《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》鼓励类技术案例 冷凝-吸附-催化油气回收净化技术
2025年《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》鼓励类技术案例 入口渐扩段预荷电耦合小区域隔离振打电除尘技术
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,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■★◆■◆。环保新质生产力,正成为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。本栏目将聚焦生态环保产业的新技术■◆■★◆、新装备◆■■、新材料★★◆■◆◆、新模式,深入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,及时发布环境技术进步奖项,全面介绍行业内的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,引导行业持续创新,加快数字、智慧、科技的融合赋能★★■◆■■,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。
本项目油品回收量受季节影响较大■★,夏季平均每天回收油量为10m,冬季平均每天回收油量为2m◆★◆。综合核算碳减排量约5600吨/年■◆■◆■◆。
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环保在线)的作品■◆◆◆★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★■◆■★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其他媒体、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■★,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★■■■★◆“稿件来源:环保在线”★◆◆,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■◆◆◆★■。
液氮深冷法油气回收装备适用于各类从储罐、反应釜◆★■★、精馏塔等排放的超高浓度溶剂油气■◆,废气处理效率97%,通过回收油品和氮气◆◆★■,每处理1立方米油气的效益为0.5元◆■。
性能参数★◆:废气排放浓度25g/m★★■■◆■;废气处理效率97%;执行标准:《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20950-2020)。
2025年《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》鼓励类技术案例 低温吸收-孔径级配材料吸附油气净化技术
油气气液分离器初冷中冷深冷吸附深度处理达标排放★★■。废气经过液氮的三级换热将油气凝结为液体而回收,尾气达标排放◆★★■■。冷侧的液氮经气化冷量利用后并入用户的氮气管网进行回用。
在装车台和罐区应用,排放满足环保标准,回收1kg的油品需要消耗约26Kg的液氮;消耗0.05度电◆★■,通过回收油品和氮气,每处理1m3油气的效益为0.5元★■★。
本装置以液氮为冷源★★,采用双通道结霜化霜交替运行,采用初冷中冷深冷三级冷工艺◆■■★★,逐级降温,采用冷回收工艺,对深冷后的尾气的冷量进行回收。降低液氮消耗量。采用DCS★★■★◆◆、PLC控制,全自动运行,液氮用量随进气的流量和浓度而变化。
以-196℃的液氮为冷源,将溶剂油气冷却到-120℃-170℃,油气凝结为液体进行回收,同时回收液氮气化后的氮气用于氮封、惰化。
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◆■◆◆◆,如涉及作品内容■◆★■、版权等问题■■★,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★◆★■:联系电话■★◆■◆;邮箱:
相关产品
无锡飞尔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:环保新质生产力 液氮深冷法油气回收装备@所有企业有关“储罐VOCs检查要点”请查收|凯发游戏大厅